金金网
扫码进入手机版
扫码进入公众号
当前位置 :首页>小荷出水 > 诗教园地 >

王老师说美文:春江水暖鸭先知

2022-12-12 09:24:15来源:王老师说美文作者:王宜早

  王老师简介

  王老师,本名王宜早,1942年出生。曾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,是南京晓庄学院退休文学教授,长期从事教育工作,教过中学、大学,教过的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、古代汉语、中国汉字学、书法等。曾任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、南京诗词杂志主编,现在是南京诗词学会顾问、江苏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。王宜早先生还是一位书法家,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、书法教育家沈子善先生,主要学习王羲之书法,兼学传统各家,追求汉唐气象、风雅品格。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曾任省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,南京市书法教学研究会会长等。

惠崇春江晚景

苏轼
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
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
  这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。他见到了惠崇的画《春江晚景图》,兴奋地写了这首诗。遗憾的是,《春江晚景图》今已不存,我们只能从苏轼这首题画诗约略想见它的面貌。

  惠崇(965—1017)是北宋初年著名的“九诗僧”之首,僧人、诗人、画家。北宋著名书画鉴赏家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说他“工画鹅鸭鹭鸶,尤工小景,善为寒汀远渚、潇洒虚旷之象,人所难到也。” 惠崇的画现存《溪山春晓图》、《沙汀烟树图》、《秋浦双鸳图》,都有很高造诣。他是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轼的前辈人,不曾亲接。

  诗题《惠崇春江晚景》,今天可以读为:《题惠崇画<春江晚景图>》。“晚景”,有一种版本作“晓景”,故作一说,并不较胜。

“竹外桃花三两枝”

  稀疏的竹林背后,可见两三枝桃花烂漫开放。

  竹外桃花:竹枝掩映着桃花。这大概是对画面布局的描述。竹子四季常青,不堪报春,而开放的桃花则可以准确地报道春天的信息。

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

  这应该是画面的主要内容。冬去春来,江水回暖,这个信息如何传递呢?画家让几只鸭儿在水面嬉戏,就是想告诉人们,春江水暖了。可是这是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,并没有多少特别的情趣。诗人半空里抛下来三个字:“鸭先知”,这么一点拨,就把读者的趣味,从对于画面内容的观赏,直接提升到对于一种自然哲理的体悟中来。“鸭先知”,先、后的意象,是平面、静止的图画很难表达的。如今诗人用了这三个字,犹如轻轻擦着了一根火柴,整个画面立即一片光明。

  “鸭先知”,这如同魔棒一般的三个字,不但点亮了画面,还撩起了人们多方面欣赏的兴致。清代大文人毛奇龄(西河)不喜欢苏东坡的诗文风格,故意找茬儿说了一句很不文学的话:“水中之物,皆知冷暖,必先以鸭,妄矣。”意思说,“春江水暖”,鸭知、鹅也知,为什么只说“鸭先知”、而不说“鹅也知”呢?一时群议汹汹,就连大文人王士祯(渔洋)、袁枚(子才)也纷纷参与,引经据典,反复辩驳,颇为热闹。

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

  满地蒌蒿,芦苇也长出了短短的嫩芽。

  蒌蒿:一种野生植物,或称藜蒿、白蒿、芦蒿、水蒿、红艾等,有异常的清香,嫩叶可食。这大概也是画面的部分内容。

“正是河豚欲上时”

  我想,现在正是河豚鱼回流出水的季节。

  欲:将要。河豚:鱼的一种,又称气泡鱼、吹肚鱼、鲀鱼、肺鱼等。每年春天,从江南近海回游到内河产卵。其肉质极为鲜美,但是其卵、肝脏、眼睛、血液中含有剧毒,每年都有因吃河豚而中毒致死者,故有“拼死吃河豚”的说法。长江一带人吃河豚,常用“蒌蒿、荻笋(即芦芽)、菘菜三物”一道烹煮。梅尧臣《客语食河豚鱼》诗有句:“春洲生荻芽,春岸飞杨花。河豚当是时,贵不数鱼虾。”河豚的价格远远超出了鱼虾。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也有记载。

  河豚欲上,这一定是画面上没有的内容;特别是那个“欲”字,更是画面难以表现的。一是河豚正要出水,一是文人馋涎欲滴。吃河豚,已经成了文化人一种清雅的嗜好。苏东坡受到“蒌蒿芦芽”的触动,忽然产生了“河豚欲上”的联想。人们说,因了他的嘴馋,又勾起了许多文人的内心欲望。从而,“正是河豚欲上时”成了本诗最为令人内心摇动的佳句。

  题画诗一般都要涉及到画中的事物,但又不限于画中的事物。本诗以诗人独特的理解和联想,开辟了远高于画面自身的艺术境界,所谓“诗传画外意,贵有画中态。”

编辑: 谢玉菁